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广东配资公司
盛夏七月,蝉鸣与热浪交织出一幅蓬勃的青春画卷。7月11日下午,合肥新站高新区党群服务中心三楼报告厅内,一场以“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为主题的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现场对接会暨青年人才座谈活动正热烈进行。73名即将开启暑假实践的返家乡大学生与区团工委、人才服务中心负责人齐聚一堂,在思想碰撞中共话青春担当,在实地探访中感知家乡脉动,为新站高新区“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注入青春动能。
实地探“新”:触摸家乡产业跃动的脉搏
活动首站,大学生们的脚步踏入新站高新区战新企业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在企业展厅内,从动力电池核心技术到全球化产业布局,从新能源产业链生态到绿色低碳发展愿景,一组组数据、一件件实物模型、一段段动态演示,生动勾勒出这家“链主企业”领跑全球新能源赛道的奋进轨迹。“没想到家乡的新能源产业已经站在世界舞台!”武汉大学大四学生荚雨晴边看边拍,“课本里的‘动力电池’在这里变成了看得见的技术突破,这种‘家乡制造’的自豪感特别强烈。”
活动现场。
政策解码:搭起青年与家乡的双向桥梁
“今年我们的‘扬帆计划’社会实践将提供73个优质岗位,覆盖基层治理、志愿服务、文化宣传等多个领域,还特别设置了‘导师带徒’机制,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学真本事、长硬功夫。”活动现场,区团工委负责人详细介绍了2025年返家乡社会实践的总体安排、岗位设置及保障措施。从实践期间的安全保障,到结束后的成果认定,一系列“贴心礼包”让在场大学生吃下“定心丸”。
“留肥就业,大学生能享受3000元补贴,创业项目最高可获得50万元低息贷款……”区人才服务中心负责人的政策解读引发热烈掌声。针对大学生最关心的“留肥发展”问题,有关负责人还介绍了新站区的基本情况、重点产业和发展平台,帮助返乡大学生进一步了解新站。
青春献策:共绘家乡发展新蓝图
“建议打造‘新站青年文化IP’,将磨店老街、少荃湖等特色地标与国潮元素结合,吸引更多年轻人打卡。”“社区可以增设青年议事厅,让我们参与基层治理的具体事务,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希望加强校企合作,为理工科学生提供更多产业前沿课题研究机会。”大学生们结合自身专业与观察,从产业升级、文化传承、基层治理、民生服务等角度提出20余条“金点子”。
“同学们的建议既有高度又有温度,很多想法与我们正在推进的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不谋而合。”区团工委负责人现场回应,“我们将建立青年建议采纳台账,定期反馈办理进展,让每一份青春智慧都能在家乡落地生根。”
活动现场。
安全护航:筑牢实践成长防护网
“遇到有人溺水,首先要大声呼救,利用救生工具施救,切勿盲目下水……”活动尾声,区应急救援队的专业教官为大学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岗前安全培训课。从防溺水、消防急救到应急逃生,吴宝昊教官通过情景模拟、实操演练,手把手教授实用技能。“这些安全知识太重要了!”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学生刘博表示,“掌握急救技能不仅能保护自己,更能为他人撑起安全伞。”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搭建了大学生了解家乡、服务家乡的实践平台,更搭建起青年与城市对话的连心桥。正如区团工委负责人所言:“新站高新区的发展需要青年,青年成长也需要沃土。我们将持续完善引才、留才、用才全链条服务,让更多青年在新站这片热土上成就梦想、收获幸福。我们期待广东配资公司,这场扬帆之旅,终将成为他们与家乡共同成长的美好起点。”(刘冬骏 文/图)
诚利和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